癌症患者在經過手術、化療、放療等各種治療出院後,往往最擔心的事情便是出現癌症複發的情況。我國新診斷的實體瘤患者中,院後1年複發率大于60%,而死于腫瘤複發和轉移的患者超過80%。也就是說手術、化療後一年內的複發,是多數腫瘤患者的死亡原因。通常用5年生存率來衡量癌症治愈效果和複發概率,事實上能否順利生存5年,術後尤其化療後的1年內正是防止複發、轉移的關鍵期。
我們先了解一下癌症複發的原因:患者在接受腫瘤治療的過程中,消滅了癌細胞的同時,我們人體內的正常細胞也因此受損了,並且,癌細胞無法被清理徹底。為什麽呢?
首先手術、放射治療屬于物理減瘤術,只能清除可以看到的病竈,對遍布全身的腫瘤細胞難以擊殺,只能依賴化學藥物。而化學藥物由于藥代動力學所限,只能按比例擊殺腫瘤細胞,並不能徹底清除殘存的癌細胞。殘留下來的癌細胞往往趁著術後、放化療後身體免疫力低下,迅速生長繁殖形成新的腫瘤,最終導致癌症複發。
尤其反複化療後殘存的癌細胞可能産生幹性,成為癌幹細胞,繁殖能力成百倍增長,複發的風險提高。
因此,院內治療結束後,如何繼續擊殺殘余的癌細胞,迅速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防止腫瘤複發的關鍵課題。
2020年,世界著名學術期刊《ScienceDirect》刊登的一篇中藥牛樟芝的長篇論文,直觀地用一幅圖把牛樟芝三萜直接擊殺多種癌細胞,抑制肝癌、肺癌、胃癌、結直腸癌、淋巴瘤、乳腺癌、子宮頸癌、頭頸癌、前列腺癌、白血病、骨癌、胰腺癌、卵巢癌、卵巢癌、皮膚癌、腎癌……的幾十條路徑清晰地展現出來。可以幫助術後腫瘤患者抗炎症防感染迅速提高免疫力,繼續殺滅殘存癌細胞防止複發,宣示了牛樟芝是手術後、化療後不可缺少的繼續擊殺殘癌的首選天然藥材,是西醫、中醫有機整合共同抗癌的有效手段。
牛樟芝是被廣東省政府確定為重點保護和發展的20種瀕危的稀缺嶺南中藥之一,中國中西醫結合腫瘤學的奠基人李岩在經過18年的臨床應用後稱其為“最好的抗癌單方”。但牛樟芝一直難以穩定地大規模生産,直至2016年香港中醫科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優化的牛樟芝搭乘“神舟十一號”宇宙飛船在太空對接“天宮二號”空間站33天,完成航天牛樟芝菌種優化實驗。之後又經過三年多的太空菌種優選和培植研究,掌握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質量穩定的牛樟芝大規模種植技術。航天牛樟芝提取的豐富的牛樟芝三萜不但適合防複發關鍵期,也用于晚期和西醫治療期間,減輕瘤負荷,改善惡病質,延長生命,提高了腫瘤治愈率,且無副作用産生,對我國中醫藥抗癌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 版权声明 -
■内容来源:图文综合自网络,图文版权及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请联系小编,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本平台旨在传播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