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人體細胞的一種疾病。我們的身體是由無數細胞所組成的。身體會自動繁殖新細胞,從而令我們生長、取代舊細胞、或修補因受傷而損壞的細胞。這個機制由某些基因負責控制。但若然控制機制的那些基因損壞了,癌症就會出現。這些損毀有機會在我們一生中發生,亦有小部分的人從父母那裡遺傳到已損毀的基因。
正常來說,細胞會很有秩序地分裂和繁殖。但一旦失去控制時,就會不停地繁殖,在身體裡累積成塊狀,成為「腫瘤」。腫瘤可分為良性 (benign) 和惡性 (malignant) 兩種,惡性的腫瘤俗稱癌。良性腫瘤的細胞會駐足它們的位置,不會擴散到身體其他部分。惡性腫瘤含有癌細胞。它最初形成的時候,會守在原部位上,故稱為「原位癌」。但若癌細胞得不到治理,它就會破壞周圍的組織及擴散至其他器官去,變成侵襲性的癌症。當癌瘤由原來位置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時,這叫做繼發性癌症 (secondary cancer) 或轉移性癌症 (metastasis)。
根據台灣衛生署2010年統計台灣十大癌症,癌症新增人數突破9萬大關,每5分48秒就有1人罹癌,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4度居首。而2014年衛福部公布102年國人死因統計,癌症仍位居十大死因之首,其次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等。而十大癌症分別為肺炎(氣管與支氣管)、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及肛門癌)、女性乳房癌、口腔癌、前列腺癌、胃癌、胰臟癌、食道癌、子宮頸癌及部位未明式子宮癌。
中國腫瘤登記中心2013年初發布《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達312萬,死亡病例超過200萬,每分鐘有6個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為癌症患者,每7到8人中就有一人因癌症而死。肺癌、胃癌、直腸癌、肝癌、食管癌成為中國人患病最多的癌症,乳腺癌、結直腸癌等癌症患者亦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死亡病例最多的癌種是肺癌。大陸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調查結果顯示,肺癌死亡率在過去30年間上升了465%,取代肝癌成為中國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排在因癌症死亡的病例數據的首位。
項目 產品 |
野生牛樟菇 |
XX生技牛樟菇子實體 |
總三萜含量% |
66.3 mg/g |
26.5 mg/g |
換算相對於野生牛樟菇 |
100% |
40% |
HPLC (高效液相層析儀)三萜類指標成份分析,皿培牛樟菇,含有與野生牛樟菇相同的特有三萜類指標成分:
牛樟芝的成份相龐雜,重要成份有三帖類化合物、超氧歧化酵素、腺甘、多醣體(如: β-D- 葡聚醣)、蛋白質(含免疫蛋白)、維生素(如:維生素 B 、煙鹼酸、麥角固醇)、微量元素(如:鈣、磷、鍺)、核酸、凝集素、氨基酸、固醇類、木質素、血壓穩定物質等。其具備的功能包括有:抗腫瘤、增加免疫能力、抗病毒、抗過敏、抗高血壓、抑制血小板凝集、降血糖、降膽固醉、抗細菌、保護肝臟等。 野生牛樟芝的主要成份三帖類化合物 Triterpenoids 超氧歧化酵素 Superoxide Dismutase : SOD 腺甘 Adenosine β- D- 葡聚醣 β- D-glucan 免疫蛋白 Immunity Protein 維生素 B Vitamin-B 麥角固醇 Ergosterol 核酸 Nucleic Acid 氨基酸 Amino Acid 凝集素 Lectin 木質素 Lignin 血壓穩定物質 Antrodia Acid 微量元素 : 鈣、磷、鍺 Calcium 、 Phosphorous 、 Germanium ,特 別 介 紹【三帖類化合物的功效、多醣體的功效】【 超氧岐化酵素的功效、腺甘的功效】
一、多醣體( polysaccharides )
葡聚醣 (β-D-glucan) 所謂多醣體是由數十萬到數百萬的單醣類(如葡萄糖)等組合而成。其最主要的功能為增加人體的自然免疫力、對癌症有抑制及預防的效果。主要是含有 β-D- 葡聚醣 (β-D-glucan) 。這些 β-D-glucan 能透過刺激巨噬細胞、 T 淋巴細胞、 B 淋巴細以及自然殺手細胞等,增強免疫功能進而達到抗腫瘤的效果( Mizuno,1995 )。因此,樟芝具有免疫生理活性且防癌抗癌之主因也是因為其多醣體中含 β-D-glucan 的成份。樟芝所含 β-D-glucan ,其抗癌活性之強弱與其水溶性、分子量大小、支鏈分支度、形狀、 β- ( 1-3 )或 β- ( 1-6 )與主鍵結合方式、以及其結合之蛋白質與脂質等均有關。以 X-ray 繞射分析得知,以 β-1,3 鍵合的 D-Glucan 骨架呈現螺旋型結構,這種螺旋型結構是引發抗腫瘤作用的重要成因。 β-D- 葡聚醣 具有預防腫瘤的免疫生理活性 。 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具有抗過敏的作用。 幫助調解高血糖。
二、超氧岐化酵素 (SOD:Superoxide Dismutase)
生物體內的活性氧群 (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 ,如紫外線的照射、輻射、或化學反應 ) 可經由外在環境,或是體內新陳代謝而產生。最常見的活性氧群有過氧化自由基以及氫氣自由基,這些活性氧群對人體往往會造成許多的病變,如 DNA 傷害、致癌以及因為細胞退化而造成的老化現象。超氧岐化酵素 (SOD) 為生物體內清除超氧自由基的首要酵素,具有高抗氧化機能,可有效抑制活性氧群對人體造成的病變,並去除自由基。因此超氧岐化酵素 具有抗氧化,去除自由基。 防止細胞病變。 延緩老化回復皮膚光澤。 減少皺紋、班點。
三、三帖類化合物 (Triterpenoids)
三帖類化合物是牛樟芝最重要的化學成份之一,也是牛樟芝之萃取物中苦味成份的來源。以目前的研究結果得知,在每種靈芝內的三帖類含量約 1~3% ,而單牛樟芝一種就擁有 15~45% 的三帖類含量,實超越靈芝許多,固有靈芝之王的稱號。三帖類的主要功能有抑制癌細胞的生長、抑制組織胺的釋放,防止過敏、促進肝功能、促進血小板凝集、以及降血脂等作用。三帖類的含量及種類愈多,則愈有醫療價值。從實驗證實:三帖類化合物能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高血壓患者往往因為血壓高,導致腦血管破裂而中風,三帖類化合物能有效的抑制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 的活性,進而降低血壓。另外三帖類也具有抗發炎之功用。
四、 核酸類( Nucleic Acid )
腺甘 (Adenosine) 核酸類( Nucleic Acid )包括腺甘 (Adenosine) 、核醣核甘酸 (RNA) 、腺縹炩 (Adenine) 、尿嘧啶 (Uracil) 等物質,均有重要生理活性,其中腺甘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可防止血拴的形成,預防動脈硬化,改善血液循環系統。
1.解毒
樟芝在民間被視為解毒劑,凡食物中毒、腹瀉、嘔吐、農藥中毒,均具有解毒作用。另外許多特種行業人員表示,樟芝能使其千杯不醉,據研究顯示,樟芝具有減少酒精性肝害的功能,對於酒後或宿醉效果非常顯著。
2.抑制癌細胞生長
樟芝除了能抑制腫瘤及癌細胞的擴散、轉移外,還能消除癌症腹水,對於癌症末期病患常見的劇痛、食慾不振等症狀,亦具有顯著效果。(請參考中國時報99/05/20生活新聞A8版)
3.抗過敏
許多因過敏體質而產生過敏症狀(如食物、呼吸、皮膚過敏)藉由樟芝雙向調節免疫功能,以達到強化免疫系統,進而調節過剩的免疫力,從根本上預防組織胺的釋放,使過敏原進入體內不再引起過敏現象。
4.提高免疫力、抗病毒、預防流行感冒
樟芝成分中所含之多醣體能活化細胞、改善體質、增進人體內的免疫調節,能早期預防病毒的感染,提高免疫力,減少感染流行性感冒之機會。
5.預防肝炎、肝硬化、抑制肝癌細胞生長
由於原住民無意間的發現,使得樟芝在肝病的預防獲得證明,其原因乃再於樟芝含有豐富的高分子多醣體及三帖類化合物,所以對於保護肝臟、促進肝細胞再生、抑制肝癌也有相當的效能。
6.減少腸胃病及幫助大小腸蠕動
研究證實,多種腸道害菌會受到高分子多醣體及三帖類化合物的抑制,因此對於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便秘、腹瀉等亦有相當效果。
7.預防各種心血管疾病
樟芝能降低血中的膽固醇和脂肪含量,且因含有腺甘,因此能有效預防各種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管栓塞、心肌梗塞、腦中風、狹心症等。
8.鎮靜止痛、抗發炎
樟芝成分中的高分子多醣體除了具有降血糖、降膽固醇、抗腫瘤作用外,亦具有抑制發炎與鎮痛的作用,也因此樟芝對於腰痛、肩痛、膝痛、風濕痛及經痛等,亦具有相當效果。
9.預防骨質酥鬆症
樟芝中含有麥角固醇的成分,此乃維生素D的前趨物,所產生之維生素D具有幫助鈣質之吸收,進而達到預防骨質疏鬆。
10.其他如降低腎臟疾病、糖尿病等
本次臨床改善分別針對肝炎、肝良性腫瘤、肝癌、大腸癌、乳癌、肺良性腫瘤、胰臟炎、胃癌、類風濕性關節炎、高血壓、糖尿病、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
病例概述 |
服用劑量 |
服用期間 |
改善狀況 |
|
肝炎 |
林XX,48歲,男性,HBV帶原多年,倦怠甚,,GOT/GPT偏高,胎兒蛋白指數>400,服西藥3個月指數仍持續上升 | 早晚各0.3g/次 | 約20日後回診 | GOT/GPT正常. 胎兒蛋白指數<100. 精神倦怠感消失. |
肝良性腫瘤 |
吳XX,54歲,男性,HCV帶原,精神倦怠甚,GOT/GPT檢查有偏高情形,體重2個月內突下降5公斤,西檢肝臟良性腫瘤2CM. | 早晚各0.15g/次 | 約45日 | GOT/GPT正常。精神狀況明顯改善。回診檢查腫瘤減少為1CM以下。體重回復3公斤. |
肝癌 |
林XX,72歲,男性,肝癌末期,肺部轉移,原位及轉移腫瘤無法切除,肝栓塞5次無效. 西醫建議轉安寧照顧. 精神及進食狀況極差. | 早中晚各0.5g/次 | 30日 | MRI發現肺部轉移性腫瘤縮小, 精神及進食狀況改善 |
60日 | 轉移腫瘤觀察變形縮小, 原位癌腫縮小, 癌指數下降. 精神狀況良好, 可恢復日常及社交活動 | |||
大腸癌 |
郭XX,69歲,男性,西診斷為末期, 惡性腫瘤4.5cm,肝轉移腫瘤3顆. 原位癌手術切除, 轉移癌無法切除. 配合口服化療藥物. 化療副作用明顯,甲溝炎,腹瀉 | 早中晚各0.5g/次 | 8個月(6個月後劑量減為0.4g/次) | 癌指數隨服用後持續下降. 轉移性腫瘤6個月後減為2顆且縮小。且化療副作用減輕,甲溝炎改善,僅指末色較黑。8個月後腫瘤消失, 原位癌未復發,癌指數正常.目前追蹤已滿2年,持續服用0.3g/次,每日1-2次,複診指數正常及無腫瘤復發狀況。 |
施XX,68歲,男性,III期, 原位3.5cm,原位癌手術切除, 配合注射化療藥物,化療副作用明顯.口腔黏膜破損,腹瀉,甲溝炎,精神差,白血球下降. | 早中晚各0.5g/次 | 2個月 | 服用後化療副作用減輕,排便食慾恢復. 白血球經4次化療皆能回復正常. 預備進行第5次化療. | |
早晚各0.3g/次 | >2個月 | 目前已順利完成第9次化療,腫瘤狀況穩定,週邊侵犯狀況減輕。西醫降低化療藥物劑量。無明顯副作用產生。 | ||
乳癌 |
江XX,32歲,女性,末期. 腦部轉移,數量及大小持續增加. 西醫安排住院,合併化療及標靶藥物及放射治療,效果不佳. 精神狀況極差, 寒熱煩躁反覆不定,納食差 | 早中晚各0.5g/次 | 4個月 | 服用一個月後,精神及化療副作用狀況已明顯改善. 腦部轉移腫療未再增大. 自願停止化療. 目前持續服用牛樟菇.已可出國旅遊. |
早中晚各0.3g/次 | >4個月 | 目前腦部轉移性腫瘤西檢已縮小,精神食慾狀況正常,癌指數無偏高。除必要之檢查及配合西醫建議施打紫杉醇回院外,已正常生活。 | ||
肺良性腫瘤 |
詹XX,72歲,女性,咳嗽,乾咳十年以上,無明確病因,後MRI發現肺部近縱隔腔及氣門區有約1.4CM之良性腫瘤 | 早晚各0.3g | 60日 | 每兩週回診一次,咳嗽頻率漸減少,僅咽部易有痰感,至約40日後,乾咳已減為偶發。日前回診西醫,腫瘤已明顯減小。 |
胰臟炎 |
林XX,65歲,女性,急性胰臟炎合併腹水住院,高燒40度以上西醫注射藥物8週仍反覆不退, 白血球>20000. 腹水加重, 意識漸昏迷. 發病危通知 | 早中晚各0.4g/次 | 3日 | 服用隔日發燒有略降溫. 3日後體溫正常, WBC回復1600-2000. 腹水消失. 再3日出院 |
胃癌 |
沈XX,58歲,男性,III期,體重快速下降,胃口差,體力減弱。已完成化療療程,但體力衰退甚。 | 早晚各0.3g/次 | 60日 | 精神及飲食狀況有改善,體力回復,回診腫瘤無復發情形,CEA指數約19-22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許XX,38歲,女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手部關節腫脹疼痛,晨僵,微熱微變形,服西藥控制中,但病情仍進展中。停藥即痛。 | 早晚各0.3g/次 | 14日 | 服用約3日後,自覺手指關節晨間僵硬狀況改善。14日回診時,關節變形雖仍,但活動已不疼痛。目前仍持續服用中。狀況穩定,停服西藥。 |
高血壓 |
陳XX,64歲,男性,服用高血壓藥物已20 年以上,需賴藥物控制症狀反覆. | 早晚各0.3g/次 | 約50日 | 服用一個月後發現血壓狀況穩定,請西醫減藥量, 50日後發現停服西藥血壓亦正常. |
糖尿病 |
鍾XX,66歲男性,血糖偏高服西藥控制已10年以上,AC>150-210, PC>250-300; HbAlc >8.0-10.0。 | 早晚各0.2g/次 | 約90日 | 服用後,配合西藥血糖值漸穩定,約2個月後,西藥減量,血糖仍穩定。90日後未服西藥,血糖值已降至正常範圍,體重亦同時減輕約10公斤。 |
林XX,62歲,女性,4年前因突發眩暈冷汗,西診發現血糖異常偏高,藥物控制效果不佳,予胰島素注射治療. AC>220; PC>300; HbAlc >7.7 | 早中晚各0.15g/次 | 約30日 | 血糖值服用後有較穩定下降,AC~90-120; PC~230. HbAlc ~5.8。目前仍持續服用中。 | |
過敏性鼻炎 |
林XX,32歲,女性,自幼即鼻過敏,天氣變化及溫差大時,鼻塞噴嚏明顯,鼻流清涕,鼻甲肥大。 | 早晚各0.15g | 約30日 | 因其他易疲勞因素而服用,約20日後,發現原困擾20年以上的鼻過敏症狀漸消失 |
異位性皮膚炎 |
陳XX,37歲,男性,長期於海外工作,一年前突發嚴重皮膚炎,全身性搔癢紅疹密佈,搔抓破津出血,皮膚因反覆發炎嚴重角質化,下肢及後背皮膚潰爛,頭髮大量脫落。持續以西藥控制只得暫緩。 | 早晚各0.15g | 約30日 | 服用約30日回診,皮膚搔癢已減少約8成,僅背部病灶區仍較明顯。下肢已無新生發炎部位,但色素沉積。落髮停止。後持續服用至90日,基本皮膚炎僅背部多汗部位易反覆搔癢感,餘處改善。頭髮新生,但細而色偏黃白。 |
在臨床的改善上,皿培牛樟芝在一定微劑量內,即可達到預期目的,而非一般市場上所說的大劑量;另外,由於皿培牛樟芝具有高有效成分,且兼具經濟量產之規模,未來不論在分子農場、植物新藥開發的領域中,將扮演一重要地位,期望透過此培養方式,提供大眾一個性價比的優良產品,真正造福相關的病患。導入永續發展的企業經營觀念,感恩台灣這片土地,確保台灣牛樟木及牛樟菇在台灣得以永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