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牛樟苗出售
种植前景
牛樟产品出售
价值与功效
新闻动态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文章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抗癌新利器 台湾牛樟芝
【记者刘如毅台北报导】台湾医疗团队发现,牛樟芝未来可望成為全新抗癌利器!马偕医院、行政院农委会及前国立中医所研究员费时六年,从素有「台湾红宝石」之称的牛樟芝萃取出活性化合物,命名為「马偕一号(MMH01)」,实验室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可歼灭顽强的胰臟腺癌细胞、白血病细胞,以全新机转让癌细胞如气球般胀大、凋亡,且不会伤害正常细胞。
参与研究的学者包括马偕纪念医院放射肿瘤科陈裕仁医师、行政院农委会林业试验所张东柱博士及前国立中医所周正仁研究员,结果已刊登在「活体外毒理学」(Toxicology in Vitro)期刊,同时正在申请台湾及美国专利。
陈裕仁医师表示,实验室中所用的牛樟芝菌种是台湾森林特有的野生牛樟芝,在实验室裡以无菌培养方式栽培出单一菌种牛樟芝,再经实验室萃取、分离出二十多种物质,发现其中的「去氢硫色多孔菌酸化合物」可以抗癌,便将这种化合物命名為「马偕一号」。张东柱博士说,每一公斤的牛樟芝只能萃取出大约○·五公克的化合物,萃取、分析过程非常耗时。
研究人员让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接触低浓度「马偕一号」,第一天抑制率就达四十五%,第三天更跃升至九十七%,效果十分显著;这种化合物对抑制胰臟腺癌细胞也有效果,第一天抑制率為十八%,第三天增加到六十五%,显见少量的「马偕一号」就可造成癌症细胞凋亡。
陈裕仁医师解释,「马偕一号」会啟动癌细胞不正常分裂,白血病细胞经「马偕一号」作用后,原癌症细胞核会不断分裂,但细胞质还是维持原状,这现象称為「有丝分裂风暴」,是癌细胞坏死前兆,癌细胞会像气球般胀大,最后破裂凋亡,正常细胞却不会受影响。医师也提醒,牛樟芝还有其他成分,有些成分可能引起毒性反应,民眾不宜自行滥用。
医师解释,胰臟癌不易发现,等出现黄疸、腹痛等症状往往已是癌症末期,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也不是很好,手术后患者平均五年存活率不到七%,治疗十分棘手;而白血病治疗方法虽多,却仍属於高復发率疾病。而这项研究下一步可望进入动物实验,预计二年内完成动物实验,期待未来可為白血病与胰臟癌治疗带来新曙光。
上一篇:
台湾牛樟芝的传奇历史故事
下一篇:
云林参天宫获赠巨型牛樟关公像引民众围观(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