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力仁、林毅璋、洪素卿/台北报导)近年来盗采牛樟芝、盗伐牛樟木案件屡见不鲜,标检局最近研拟“牛樟芝子实体”国家标准,竟规定市售牛樟芝必须是“牛樟木”上生产的新鲜或干燥牛樟芝,才符合国家标准。环团痛骂:“这个国家标准利诱不肖份子继续盗伐牛樟木,简直是官方版灭樟计划。”立委则批评是森林大浩劫。
标检局官员回应,2010年有厂商提出要求,盼政府订出国家标准,考量牛樟芝为高单价商品,且市面上产品众多,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有订定国家标准必要。就程序而言,本月五日“牛樟芝子实体”的国家标准已出炉,但考量环保团体的意见,将暂缓公告,先发函请农委会厘清是否有违反国家农业政策。
农委会林务局副局长杨宏志指出,牛樟生长在中海拔地区,目前在私有林地几乎已经找不到牛樟;而生长在国有林的牛樟,林务局无意标售。在来源匮乏的情况下,国家标准如此制定是否合理?杨宏志表示,尊重标检局。
盗采恐更猖獗 立委忧森林浩劫
绿色阵线协会常务理事林长茂表示,民国八十一年起全面禁伐天然林,标检局的国家标准,只会造成盗采牛樟之风更猖獗。立委田秋堇表示,新标准恐将造成野外牛樟大浩劫;立委张晓风表示,行政机关之间沟通协调明显出问题。
牛樟被采走 树也跟着死亡
所谓牛樟芝,是台湾特有的真菌,通常百年樟木才会长出牛樟芝,盗采者钻进中空的树身或用电锯将树身锯开一个洞,从中拔取牛樟芝,牛樟被采走之后,躯干被破坏的牛樟树也跟着死亡。
民间认为牛樟芝可以抗癌、治疗慢性病,一两牛樟芝可卖到约一万二到两万,台湾每年牛樟芝保健品市场约十二亿元。但杨宏志表示,牛樟芝的药效都还在研究当中,是否一定要长在牛樟木上的樟芝才特别好?答案可能未必。
例如,马偕医院相关研究团队近年陆续在牛樟芝的萃取物中找到两种可能对抗胰脏癌、肝癌、食道癌的抗癌活性成分;研究团队成员之一、马偕医院创新育成中心主任陈裕仁医师说,研究所使用的牛樟芝是林试所张东柱博士从野生牛樟菇中分离出来菌种、再由人工培养而成。虽然不是长在牛樟木上,但经实验室纯化萃取找到活性成分。至于野生天然牛樟芝,则受到所在环境影响,变量相对较多。更何况,以研究中所使用的活性成分剂量,民众恐怕无法靠吃牛樟芝吃到有效剂量。
深入探访:
坊间某家知名牛樟芝连锁业者
声明坚持以天然牛樟芝子实体萃取制造胶囊,
所使用之牛樟芝保证皆由牛樟木生长?
业者表明市场许多牛樟芝子实体及商品其来源
非由牛樟木长出,而是由其他木种、豆类或培养基生产,
导致成分与野生完全不同,功效或毒性未经测试,实在堪虑!
提醒消费大众需认真仔细分辨,最好寻求信誉良好有质量保障之商家,避免花大钱而得不到好效果。